感想
冰心的诗主要以母爱,童真,自然著称。她后来出洋留学,一去便是多年,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,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。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,幻想着回家,她很快乐。但是一旦没了幻想,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。背井离乡,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,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?“故乡的波浪呵!你那飞溅的浪花,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,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。”冰心的散文,给了我万千的感慨。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,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,能够感人至深,她那深深的母爱,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。母爱是那么圣洁,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,所不能企及的。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,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。 此时的我,心潮澎湃,无法平静,万千感受,无法溢于言表达。
在作这篇朱自清的文章分析之前,也曾经读过,但当时只是觉得文章写的很美,语句华丽,从没有细细品味琢磨过。现在仔细读过后,发现,它又带给我一些感触。荷塘很美,月色也一样。在作者笔下,荷塘是一片片连在一起的绿叶,一朵朵撒在荷叶上的白花,一屡屡若隐若现的清香,一丝丝静静的流水。月光照在荷叶上就像是灯光打在舞台上,而舞台上有薄薄的雾气,淡淡的树影。而舞台背景就是那模模糊糊的远山了。这就是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了,很美。但朱自清先生心里并不宁静,他应该是没有心情欣赏这美景的。
当时,革命失败,社会动乱,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充斥着恐惧与不安,朱自清先生心里自然也有。那么我认为,他写这篇文章,欣赏这片荷塘,是为了缓解恐惧与不安的。他把荷塘当作是世外桃源,没有战乱,不受外界的干扰,是另一个世界。当作者带着这样的思想走进荷塘时,他所看见的就不仅仅是真实的荷塘了,而是自己心里所向往的那另一个世界了。朱自清先生写得越美,也就越能体现出他当时所期待的美好,也就越能反映出当时社会在他心里印象之差。荷塘是作者心中的净土,是作者精神之寄托。